集裝箱船迎拆船潮,今年拆解數量將達……
隨著集運市場持續下行,集裝箱新造船市場也面臨著潛在風險。
在多重因素影響下,船公司和船東開始更改集裝箱船訂單,或放棄此前的高價訂單,這一趨勢近期越發明顯。
集裝箱船撤單風險顯現
據悉,全球最大集運公司地中海航運最近加入了拆船潮。
地中海航運已將1911TEU集裝箱船“MSC Floriana”號(建于1986年),出售給印度買家進行拆解,售價為525美元/輕噸,總計456萬美元。這是地中海航運在過去近四年來首次報廢集裝箱船。
實際上,早在2022年,集裝箱船的撤單風險就已顯現。
2022年5月,希臘船東Costamare曾取消了在中國船廠的6艘超巴拿馬型集裝箱船訂單。
2022年9月,集裝箱船船東塞斯潘,宣布取消4艘7700TEU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集裝箱船訂單,總價值約5.2億美元。
不論這些撤單出于何種原因,但在2020年-2022年市場高峰期下單的集裝箱船,都將面需求下滑、運力集中交付的困境。
船舶拆解最活躍的時期
今年年初以來,集裝箱船報廢量迅速增加。
亞洲咨詢公司Linerlytica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今年集裝箱船拆解量已達13艘18553TEU,而去年全年僅為7艘5815TEU。
然而,這并不足以恢復市場供需平衡,Linerlytica補充稱:“在對整體船隊數量產生重大影響之前,報廢的速度需要進一步加快。”
據悉,今年1月是自2020年7月以來船舶拆解最活躍的時期,迄今為止報廢的所有集裝箱船都是在1990年代建造的,業內預計,今年集裝箱船拆解數量可能多達60萬TEU。
截至目前,集裝箱船手持訂單占現有船隊比例高達28.77%。以目前的手持訂單來看,今明兩年集裝箱船新船交付量暴增,2023年新增運力240萬TEU,2024年更達到280萬TEU,供給過剩將是常態。
素材來源丨國際船舶網、中國航務周刊
聚焦船舶行業發展,關注第10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簡稱:廣州國際海事展 ),2023年7月26-28日,與船舶人相約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
展會設船企展區、國際展區、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船舶通導展區、海洋牧場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區、海上風電展區,助力船企提升核心競爭力,經略海洋。

參觀范圍:


掃碼預登記
2023年7月26-28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與全國船舶人相約2023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