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 | 中船集團+滬東中華+中遠海發+英輝南方+黃埔文沖+江龍船艇+韓華海洋+海油工程動態
時間:2025-11-04
來源:廣州海事展
作者:廣州海事展
點擊:
10月31日,由中船廣州公司承接、中船六〇五院設計、中船桂江造船為香港土木工程拓展署建造的新一代爆炸性貨物運輸船“長安一號”在梧州順利下水。新一代“長安一號”為單體高速一類危險品運輸船,總長33米,船寬7米,型深3.5米,載重量12.5噸,入級RINA船級社。
10月30日,滬東中華自主研建的17.4萬立方米大型液化天然氣(LNG)運輸船“米赫澤姆”號交付;10月31日,公司再交付同型船“綠能月”號。加上這2艘新船,今年前10個月,滬東中華累計交付8艘大型LNG運輸船,提前2個月達到2024年全年交付水平,圓滿完成“十四五”LNG產能倍增計劃。
10月30日,中遠海運發展連發多份公告,披露兩項重磅造船投資計劃。中遠海發擬通過子公司海南海發,委托大連造船建造6艘30.7萬噸級超大型油船(VLCC),交易總金額為50.868億元人民幣,新船采用甲醇+液化天然氣(LNG)雙燃料預留設計。同時,中遠海發還擬通過海南海發航運委托大連中遠海遠重工建造23艘8.7萬噸級散貨船,交易總金額73.37億元人民幣,新船采用甲醇燃料預留設計。
10月30日,由顯利為PSA客戶建造的“星座系列”第二艘拖輪--PSA PISCES 順利啟航往新加坡。拖輪 PSA PISCES 采用 Z-Tech 6000 船型設計,總長30米,型寬12米,機動性強,適合復雜作業環境。
10月28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即將開幕之際,由廣州市公交集團投資,中船六〇五院設計、英輝南方承建的“星艦領航·全運號”在廣州天字碼頭舉行啟航儀式。“星艦領航·全運號”以宇宙飛船和未來科技為設計靈感,是廣州首艘LED巨幕新能源游覽船,將作為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的水上服務載體,為賽事提供綠色灣區交通與魅力新廣州展示平臺。
10月28日,黃埔文沖船海事業部同日實現32000DWT重吊船H2543和85000DWT散貨船H2522兩船出塢。該塢次歷時44天,創下了龍穴廠區最短塢期紀錄。此次出塢的H2543為系列船升級版,升級版主要功能為:3臺350噸重型起重機升級為400噸重型起重機,聯吊由700噸增加到800噸,同時增加了2個甲醇儲存艙。而H2522是黃埔文沖首型全過程自主設計的散貨船,并首次實現下水前貨艙全部涂裝。
10 月 28 日,江龍船艇開工建造岱山縣海洋經濟發展局500噸級漁政執法船,該船將服役于舟山海域,為漁業行政執法與海島巡查任務提供強力支撐。該船為鋼鋁復合結構,總長65.8米,型寬9.0米,設計吃水2.5米,排水量約 590 噸。
10月27日,韓國船企韓華海洋發布今年第三季度財報,公司營業利潤較去年同期實現大幅增長,同比飆升1032%。其特種船舶業務的銷售額環比增長了58%,主要得益于韓國海軍“張保皋-Ⅲ”級“Batch-II”型潛艇的全面建造以及美國海軍艦艇維護、修理和大修(MRO)業務的開展。
近日,我國目前最大的萬噸級純電動散貨船下水及命名儀式在湖北宜昌舉行。該船被正式命名為“葛洲壩”號,并由此轉入舾裝階段。“葛洲壩” 號作為內河大型船舶,首次搭載智能駕控系統,通過遠程控制航行功能,大幅提升航行安全性與運營效率。按運營測算,該船每年可替代燃油約617.5 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2052噸。
近日,海油工程發布2025年第三季度報告。前三季度,海油工程實現營業收入176.61億元,同比下降13.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6.05億元,同比下降8.01%;但毛利率實現增長,現金流充裕,資本結構穩健。進入第四季度,海油工程繼續發力:承攬的最大國際海洋油氣工程總承包項目--卡塔爾BH EPIC總包項目全面啟動;斬獲8億美元國際長協大單,刷新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地區承攬海洋油氣開發總包工程合同金額紀錄。
為深入實施海洋強國戰略、積極發展優質生產力,推進船舶工業深度轉型升級、激發產業鏈提質增效潛能,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搭建國內外海事行業深層次合作平臺,由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中國造船工程學會主辦,廣東造船工程學會、廣東省船舶工業協會等30多家單位協辦的“2026第十二屆廣州國際海事展”將于2026年12月16-18日,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