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待泊時間和港口運營狀態,將在2023年恢復到疫情前水平?
近日,全球航運巨頭馬士基集團發出了預警:預計今年全球集裝箱運輸需求下降2.5%。
01 航運公司:獲得高額利潤
在過去兩年內,全球航運市場面臨了供應混亂、船只短缺等問題,導致運費和服務費用飆升,作為曾經全球最大的集裝箱航運公司,馬士基也因此獲得創紀錄的利潤。
2022年,該公司全年營收增長32%至815億美元,息稅前利潤(EBIT)增長57%至309億美元。
如今,隨著國際供應鏈擁堵情況緩解、消費者需求下降,所有行業都在大幅去庫存,海運市場在2022年四季度如期走向正常化。
馬士基首席執行官Vincent Clerc表示,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異常需求之后,全球市場正面臨“一次重大的庫存調整”,其中一些需求將出現放緩。
隨著行業回歸正常化,預計利潤和需求大幅下降。新的一年全球宏觀前景充滿挑戰,不確定因素增加,馬士基將加快業務轉型,進一步提升卓越運營,把握當前獨特的發展機遇。

02 港口:擁堵現象日趨改善
根據德路里發布的《港口與碼頭洞察報告》最新調查結果,在經歷了兩年多的港口擁堵之后,改善跡象日趨顯著。
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2020-2022年船舶在港口的排隊時間顯著高于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2019年,排隊時間超過船舶在港總時長的17%,但在2021年和2022年,待泊時間增加到總時長的25%以上。
據預測,隨著全球經濟增長的放緩,以及貨運季節性增長回歸正常,海運需求將隨之減少。2023年,船舶待泊時間和港口運營狀態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素材來源丨國際船舶網、中國遠洋海運e刊
聚焦船舶行業發展,關注第10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簡稱:廣州國際海事展 ),2023年7月26-28日,與船舶人相約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
展會設海上風電展區、船企展區、國際展區、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船舶通導展區、海洋牧場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區,助力船企把握發展機遇,拓展新的經濟增長點,經略海洋。
參展范圍:

參觀范圍:


掃碼預登記
7月26-28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與全國船舶人相約2023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