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
近日,廣州研究制定了《廣州市海洋經濟發展“十四五”規劃》(下簡稱《規劃》)。
其中提出,全力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至2025年,海洋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力爭達到15%左右。

圖源丨南方+
01 構建“一帶雙核多集群”空間布局
《規劃》提出構建“一帶雙核多集群”空間布局方案,打造沿江濱海的海洋經濟創新發展帶,串聯以海珠區、黃埔區為中心的海洋高端服務核、以南沙區為核心的海洋科技創新核,重點發展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海洋交通運輸、海洋生物和海洋電子信息等特色海洋產業集群。

圖源丨廣船國際
圍繞“十四五”時期發展目標,從科技、產業、生態、文化、治理和開放六個方面提出重點任務、舉措和指標:
打造海洋創新發展之都、構建現代海洋產業體系、加強海洋生態文明建設、彰顯海洋城市文化特色、提升海洋治理效能、拓展海洋開放合作格局。

圖源丨南方+
02 實施陸海空間一體化規劃管理
根據《規劃》,至2025年,廣州市涉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達350家,涉海有效專利數量年均增長率達到7%以上;構筑一批特色化海洋產業集群,重點推動船舶與海工裝備制造、海洋交通運輸、濱海旅游等海洋支柱產業形成新競爭優勢。

圖源丨廣船國際
實施陸海空間一體化規劃管理,濱海濕地恢復修復面積不少于1.6平方公里,海岸線修復長度不低于3公里;打造黃埔古港等十大海絲人文地標以及沙面建筑群等十大海洋文旅新名片;進一步提升國際航運樞紐能級,集裝箱鐵水聯運量不低于30萬標箱,集裝箱航線數量不少于260條。

圖源丨南方+
展望2035年,建成海洋經濟發達、海洋科技創新活躍、海洋城市文化特色彰顯、海洋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推動南沙建成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區。
素材來源丨中國新聞網、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
廣州作為省會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在全省海洋經濟版圖里占有重要分量。誠邀全國船舶人報名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向海圖強,向海圖興。
展會設船企展區、國際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船舶通導展區、海上風電展區、海洋牧場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促進船舶行業高質量發展。
丨參展商范圍

丨觀眾范圍


掃碼預登記
12月1-3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與全國船舶人相約2022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