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最強風電安裝平臺,廣州下水
6月29日,我國首艘2000噸級海上風電安裝平臺“白鶴灘”號在廣州下水。
該平臺是我國首艘滿足未來深遠海、大容量、一體化施工作業要求的風電安裝平臺,其起吊能力、作業水深、可變載荷、甲板面積均為國內第一。
“白鶴灘”號預計今年年內交付,交付后將成為我國海上風電向深遠海進軍的重要利器,并為后續海上風電施工裝備樹立標桿。

圖源丨中國船舶報
01 世界一流、國內標桿
“白鶴灘”號由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為三峽集團建造,第七〇八研究所設計。
該平臺以世界上單機容量最大的白鶴灘水電站命名,充分展現了打造“世界一流、國內標桿”海上風電施工裝備,全面落實我國“碳達峰”“碳中和”戰略部署的壯志雄心。

圖源丨中國船舶報
02 極大提升深遠海施工作業安全性
“白鶴灘”號平臺長126米,型寬50米,型深10米,設計作業水深70米,主吊機起重能力達2000噸,吊高距主甲板130米;最大可變載荷為6500噸,甲板面積為4200平方米。
該平臺集運輸、自升、自航、起重、動力定位等多功能于一體,主要用于8-15兆瓦(MW)的海上風電機組安裝工作,兼顧重量1800噸以下海上風電機組基礎施工,可攜帶4套8MW或2套12MW海上風電機組出海作業。

圖源丨中船黃埔文沖
該平臺性能先進、全面,首次實現了核心作業裝備的全國產化,以及國產長壽命、齒輪齒條式升降系統在風電工程領域的產業化應用,還首次配置了DP 2級動力定位系統。
憑借這些“法寶”,“白鶴灘”號即使在部分系統出現故障的情況下,也能自動保持船位和方向,大大提升了深遠海施工作業的安全性。

圖源丨中國船舶報
03 進一步促進清潔能源開發
“白鶴灘”號全船鋼結構重量17621噸,其中特殊結構8023噸,樁腿120米、近40層樓高,堪稱“海上擎天柱”,建造難度遠超普通船舶。
自2021年7月30日項目開工以來,黃埔文沖建造團隊“攻技術”“搶工期”“戰疫情”,創造了同類型平臺建造的最快紀錄,下水完整性也創歷史新高。

圖源丨中國船舶報
黃埔文沖是華南地區海洋裝備的主要建造和保障基地,“白鶴灘”號的建造,將進一步提升華南地區海上風電工程裝備的研制能力,促進清潔能源開發,推動社會經濟向綠色發展轉型。
素材來源:中國船舶報、中船黃埔文沖
當前,我國正大力發展海上風電發電產業,船舶人如何把握機遇?現在報名2022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展會設海上風電展區、海洋牧場展區、船用設備及先進材料展區、國際展區、船企展區、船舶通導展區、港口及航運服務展區、郵輪產業展區、郵輪(客船)內裝展區,助力船企優化升級,向海圖強。
丨參展商范圍

丨觀眾范圍


12月1-3日,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與全國船舶人相約2022第10屆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