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兩國最大核能合作項目開工,船舶企業深度參與 ?
近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通過視頻連線,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見證兩國核能合作項目——田灣核電站和徐大堡核電站開工儀式。
此次開工的田灣核電站7號、8號機組和徐大堡核電站3號、4號機組是2018年6月兩國元首見證簽署的雙方核能領域一攬子合作協議中的重要項目,建成投產后年發電量將達到376億千瓦時,相當于每年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68萬噸。這也是中俄迄今最大的核能合作項目,代表著兩國務實合作的高水平。
01. 大國擔當,向“碳達峰”“碳中和”邁進
根據中國核能電力股份有限公司5月19日發布的公告,江蘇田灣核電站7號、8號機組和遼寧徐大堡核電站3號、4號機組分別由中國核能控股的中核蘇能核電有限公司、中核遼寧核電有限公司作為項目業主,均采用俄羅斯設計的 VVER-1200/V491型反應堆裝置,單臺機組容量為1274兆瓦,電站設計運行壽命60年。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表示,這四臺機組順利開工既展示了中俄在高端裝備制造和科技創新領域的重大合作成果,也將助推雙方各領域務實合作提質升級。核能具有清潔高效的特點,四臺機組建成后將有效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既體現了中方力爭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的堅定決心,也彰顯了中方作為負責任大國的有力擔當。

02.穩步推進,首臺機組交貨期為后年2月
據了解,2020年,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陜西柴油機重工有限公司與中國核電工程有限公司陸續簽約了田灣核電站7號、8號機組,徐大堡核電站3號、4號機組的核級應急柴油發電機組以及機組柴油發電機組的設計、供貨合同,共計20臺套。首臺機組交貨期為2023年2月,最后1臺機組交貨期為2025年3月。該核級應急柴油發電機組與機組柴油發電機組主機分別為陜柴重工生產的18PA6B型柴油機和14PC2-6B型柴油機。

機組柴油發電機組廠房總體布置圖
目前,該項目均已正式啟動,整體處在設計和分包合同簽訂階段。其中,柴油機的關鍵部件缸蓋和機身已經開始加工制造。為實現項目設備的保質按期交貨,陜柴重工已從項目管理、質量保證、采購、設計等多個環節確保項目進度。

14PC2-6B型柴油機的三維方案圖
陜柴重工以項目進度計劃為主線,把控項目各個過程,確保所有的項目活動都在規劃的時間內保質完成,以四級進度計劃為基準,以IED清單為抓手,確保在各個環節不拖期,實時將執行進度與計劃做比對,識別風險,并運用科學的管理方法分析問題,進行分級管理。陜柴重工將規范采購管理,強化供應商的進入與退出機制,加強對供應商的管控,將質量、技術、進度要求層層傳遞,在項目執行過程中進行將經驗反饋一一落實,確保質量問題不重發,經驗反饋有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