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推「E航海」協同體系,擬試行香港水域
2020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暨論壇,9日在廣州揭幕,海內外300余家企業參展,展示航運、修造船、海洋工程、港口等領域的最新技術及相關服務。
參展的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對記者透露,目前推出遵循國際標準的「E航海」協同應用體系;其中融合雷達和光電感知設備,實現「船臉識別」。同時,提供海上安全信息服務、船舶報告服務,而「E航海」船舶報告擬在2021年用于香港水域船舶報告服務。

(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推出「E航海」協同應用體系,實現「船臉識別」--方俊明攝)
國際海事展全產業鏈
展示最新技術
據了解,本屆廣州國際海事展全面展示航運、修造船、豪華郵輪、水上客運、游艇、海洋工程、港口、深海養殖、海洋漁業等領域的最新產品和技術,涵蓋海事行業上下游產業鏈,特別是展現從船舶設計、修造到國產化配套產品的實力。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常務副會長吳強表示,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全球海事業面臨嚴峻挑戰,加強海事業界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為必要。而本屆海事展在搭建交流合作的平臺同時,也堅定了海事業界克服困難的信心和勇氣。
參展的交通運輸部南海航海保障中心便攜手廣東海事局、海南海事局、海南省大數據管理局等三十多個機構,推出遵循國際標準的「E航海」協同應用體系,今年起到2024年,船舶導航設備將升級到符合「E航海」的標準模式。
南海船舶導航設備升級
推「數字海事」
該中心工作人員透露,按照國際「E航海」戰略框架和標準規范,推動與海事、港口、航運、船舶等多方的業務協同和數據共享,建設了「E航海岸基系統」,提供標準化的船舶信息服務、智能航線服務、海洋空間地理信息服務、水文氣象信息服務等「數字海事」服務。
此外,提供海上安全信息服務,而「E航海」船舶報告擬在2021年用于香港水域船舶報告服務;通過船舶電子報告與電子簽證信息進行互相印證,掌握船舶未來的航行動向;船舶實時跟蹤監控,為海事管理部門提供綜合性的信息服務。
2020.12.9-11
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
2020第九屆廣州國際海事展
歡迎您參觀參會

掃碼預登記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