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恭喜兩艘由滬東中華建造的“世界冠軍”船在鹿特丹港“牽手”成功
11月12日,中國船舶集團旗下滬東中華建造的兩艘“世界冠軍”船在荷蘭鹿特丹港再次碰面,并成功“牽手”。

這是一場史無前例的,最大流量單次LNG燃料加注服務。由全球最大最先進的18600立方米LNG加注船“Gas Agility(天然氣迅捷)”號在16小時內為全球最大LNG動力23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達飛雅克薩德(CMA CGM Jacques Saade)”號完成LNG燃料加注,且一船裝卸與另一船加注同步進行。加注結束后,“達飛雅克薩德”號將繼續其在亞歐航線(FAL)上的首航。

值得關注的是,此次進行加注服務的兩船“達飛雅克薩德”號和“Gas Agility(天然氣迅捷)”號均由滬東中華建造。其中“達飛雅克薩德”號于今年9月交付,是達飛輪船一系列9艘23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的首制船;而“Gas Agility(天然氣迅捷)”號是在今年4月交付,于8月底抵達鹿特丹港,是滬東中華為商船三井和道達爾建造的兩艘18600立方米LNG加注船中的第一艘。

此次高效、專業、安全的加注過程引發業界轟動,除了受到眾多荷蘭媒體熱捧、鹿特丹港務局將此次LNG加注形容為“巨大的里程碑”之外,還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兩船“牽手”標志著全球航運能源轉型的時代拉開了序幕,同時也是中國船舶集團與法國達飛輪船、道達爾公司等巨頭不斷深入合作的標志性事件,而且現今大量使用“未來的燃料”的巨輪正在中國船舶集團旗下的成員單位建造。各方緊密合作,志在進一步建立更加尊重環境、保護地球的運輸方式。

LNG
LNG正日益成為航運業受歡迎的船用燃料,是熱議的各類清潔燃料中最現實、技術成熟度最高、最便于全球化的解決方案。它可以降低99%的二氧化硫和細顆粒物排放量,降低85%的氮氧化物排放量,表現遠勝現有的規定標準。相比于普通的燃料動力化,LNG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最高可減少20%。
“達飛雅克薩德”號
全球第一艘引入雙燃料動力系統的超大型集裝箱船,該船總長399.9米,型寬61.3米,貨艙深度33.5米,甲板面積達到驚人的23978平方米,相當于3. 5個標準足球場,比目前世界最大航母還要長60多米。載重量超過22萬噸,載箱量超過23000TEU,可運載2200個40英尺冷藏集裝箱。該船的駕駛艙采用最新的嵌入式數字技術,方便船員在港口時操作。
“達飛雅克薩德”號采用MARK Ⅲ薄膜式燃料艙,可裝載超過18000方LNG燃料,足以確保該船航行20000多海里,輕松覆蓋一次歐洲到遠東的往返航程,接近于沿赤道繞行地球一圈。首航離開新加坡時該船貨運量達20723TEU,打破了由韓國建造的集裝箱船在今年5月剛剛創造的19621TEU紀錄, 成為世界上第一艘單船貨運量超過20000TEU的集裝箱船。
“Gas Agility(天然氣迅捷)”號
為日本商船三井全資子公司Emerald Green Maritime Limited所有,由道達爾旗下的TotalMarine Fuels Global Solutions(TMFGS)長期租賃。這是滬東中華開發的第一艘18600立方米LNG加注船,總長135.9米、型寬24.5米、設計航速12節,采用GTT MARK Ⅲ FLEX型液貨圍護系統,貨艙容量達到18600立方米,蒸發率低至0.18%/天。該船配置有大容量的加注設施和再液化裝置,加注作業能力強,加注速率范圍廣,最大可達1600立方米/小時,可實現在加注船與受注船低差壓環境下大流量加注的快速作業,也可為23000TEU LNG動力集裝箱船提供冷艙、惰化、加注、升溫、驅氣等全流程的LNG燃料系統專業化服務,一次加注可供航行20000多海里,覆蓋從歐洲至遠東的往返航程。
11月6日,“GasAgility(天然氣迅捷)”號在鹿特丹港完成了其“踏入職場”的首秀,為抵達鹿特丹港的達飛輪船15000TEU雙燃料集裝箱船“CMA CGM Tenere”號提供了LNG燃料,體現了其加注作業的專業性、高效性和通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