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國際海事展丨《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出爐,看圖解讀意見

交通運輸部等七部門16日在青島發布《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明確2020年底完成智能航運頂層設計,2050年形成高質量智能航運體系。
作為一種航運新業態,智能航運將傳統航運要素與現代信息通信、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深度融合,航運生產環節更經濟可靠、日常運行環節更安全環保、監管和服務領域更智能高效。
意見指出,到2020年底,基本完成我國智能航運發展頂層設計;到2025年,基本形成智能航運發展的基礎環境,構建以高度自動化和部分智能化為特征的航運新業態;到2035年,形成以充分智能化為特征的航運新業態;到2050年,形成高質量智能航運體系。
交通運輸部有關負責人說,為實現上述目標,交通運輸部等部門將依據意見編制有關計劃,加快推進智慧港口試點工程建設,提升港口碼頭和航運基礎設施的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當前,我國智能航運相關技術研究和試點示范工作正在加速推進,已完成《智能船舶規范》等系列技術文件。”這位負責人說,智能航運建設涉及多個領域和部門,需要強化部門協作,加大資金投入,合力攻關關鍵技術,積累并形成有中國特色的智能航運發展經驗。
看圖解讀
《智能航運發展指導意見》



匯聚各大船型建造企業,為中國船市導航。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海事貿易展覽會、中國船舶及海工裝備機器人應用大會暨展覽會、中國船舶工業轉型升級促發展論壇,將于2020年12月9日-11日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盛大召開,歡迎您前來參觀、參展、參會。



廣州國際海事展丨簡述LNG運輸船
廣州國際海事展 | 向人民海軍致敬
廣州國際海事展丨“航母”上天了?
25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舶是不是極限?
廣州國際海事展丨船舶接岸電注意事項及操作
廣州國際海事展丨2021年化學品船市場供不應求
廣州國際海事展丨全球最大插電式混合動力船下水
關鍵字延伸:船舶設計和建造、船塢和修船廠、船舶營運和管理、船舶登記和檢驗、船舶修理機械與設備、疏浚設備、導航和通訊系統、輪機工程和船用設備、推進系統/泵和閥、海洋工程、計算機系統、網絡和軟件、環境保護裝備和設施、起重和升降設備、海上貨運和物流、油漆和涂料、冷凍系統和冷藏系統、港口,碼頭設備和服務、港務局和碼頭作業公司、安全,救援和保護設備、海事出版、海洋環境和安全、船級社、船用燃料及潤滑油、港口及碼頭,港口設備、船舶融資、保險和經紀公司、船運物資及船用材料、貿易協會及咨詢服務